发现个有趣现象,很多媒体喜欢鼓吹传统行业暴利,比如:
23岁女生摆摊卖煎饼果子月入2万。
月嫂月平均工资15000……
这种新闻能频频登上热搜,引得不少人纷纷大呼,我要辞职去卖煎饼,我想去应聘月嫂。
这究竟是信息差太小,还是信息差太大呢?
【一】
理性思考这些职业,都有一个共性。
那就是不能忽略其的投入产出比,说到底,他们都是属于用时间换钱,且存在收益的不稳定性。
有小孩子的一定对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作息深有体会,经常会半夜醒了,突然开始哭闹,搞得一家人都睡不好,长期下去,大人的作息紊乱,容易出现精神衰弱。
除此之外,还有小孩子的饮食问题,以及隔代人之间的育儿理念都是问题,为什么说“月子仇不共戴天”啊,那就是大家都被小孩子折腾的够呛,心理属于敏感期,随便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埋下种子,成为让婆媳关系隔阂多年的矛盾。
这时候一个经过专业培训,并且有大量实操经验的月嫂来处理这部分的问题,就显得尤其重要了,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”,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,以及对小孩子不规律作息的足够耐心,是很多人不具备的。
只有少数人愿意做,就等于有门槛,价格自然上去了。
这笔钱,一般人还真赚不了。
【二】
所谓的“月入2万煎饼摊”也禁不起推敲。新闻说,这位99年的摊主因为颜值高,被称为“煎饼西施”,每天早上5点开始摆摊,忙到中午1点左右收摊,一天能卖130个左右,月入2万。
有网友算了笔账:
每天卖130个,全月无休,每月卖3900个,月入2万就是每个煎饼的利润是5块1毛3。而背后墙上写的是,可最贵的售价就8元而已啊,所以2w是流水可能性较大。
看问题不能看结果,过程是不能忽略的,早上几点起,晚上几点下班,什么工作环境,有没有五险一金,有没有节假日,这些都是问题。
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,发这种新闻让大家都去“创业”。
实际上做小吃纯收入好几万的很多,但要么是吃的东西有特色,要么在小吃街这种热闹的的地方。这种普通煎饼到处都是,基本都是万儿八千的流水。
再看看这个女生手法生疏,还穿红花棉袄炒作不要太明显。
真正创过业的人都会知道月入多少钱和净赚多少完全是两码事…
到底是西施赚钱还是煎饼赚钱,懂的都懂。
【二】
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,传统行业的高薪,往往就意味着付出更多,因为他本身并不具备可复制性。
一个人一段时间内只能做一件事情,所以这个产值基本是固定死的,即便是人再努力,工作时长再长,行业的天花板就那么高。
那什么样的工作是可复制性的呢?
虚拟资源!
举个简单的例子,我们就从最简单的教程资源去延伸。
直接某宝看结果:
小吃类虚拟资源,都是月销几百单。选个热门商家看下主页,
市面上热门小吃配方都在卖,少的几十单,多的上百。全店累计上千单,平均单价5-10元,单店利润至少有个5千-1万,并且产品是虚拟资源,可以反复售卖,这不比起早贪黑来的容易吗?
我们再换个关键词,搜月嫂培训。
结果也差不多,价格在10-20元的,也有几百单。而店里也是各行业的培训教程,比如产后康复,瑜伽锻炼,小儿推拿等等。
我们在这里找到商品,完全可以利用信息差来创造利润。
比如去小红书,打造月嫂人设分享干货的过程中,植入诱饵我随便找一条热门作品,点赞量3000+,评论也有1000+,如果导流到私域,课程卖59-99很好出单,靠一个作品就能变现几千甚至几万。
一位朋友,实操第二天就破了记录,一条作品直接上了热门,曝光近2万,获赞4000+,也尝到了甜头。说赚钱难的人,大都是干的体力活和脑力活,人的精力有限,自然是越干越累,人累了只想休息,哪还有心思去思考怎么进步,怎么把现有的模式矩阵放大,才会觉得生活苦,磨难多,淘金难。
说赚钱简单的人,大都是手里有钱,能靠钱去生钱,或者是手里有资源人脉,可以三言两语促成合作;而两者都不具备的人,靠的或许就是这类“可复制可批量投产比高”的小项目。
是淘金致富容易还是卖铲子发财简单呢?
懂就懂了。
评论(0)